亚洲发生冲突时美军面临作战?军事资源捉襟见肘如何应对?

据《纽约时报》报道,一位匿名国会代表直言,由于五角大楼在中东地区武器部署的持续加码,一旦亚洲爆发冲突,五角大楼将面临真正的作战问题。表面上,这是对美军全球部署失衡的担忧,实则揭示了美国军事霸权在“多线作战”压力下的结构性危机。

亚洲发生冲突时美军面临作战?军事资源捉襟见肘如何应对?

一名国会助理透露,五角大楼高层私下承认,中东的“灭火行动”导致亚太地区战备资源被“系统性抽空”。这种困境并非孤立:乌克兰战场已消耗美军约三分之一的155毫米炮弹库存,而美国军工产能恢复缓慢,难以同时支撑欧洲、中东、亚太三线需求。

更讽刺的是,美军近年力推的“分布式作战”概念依赖大量小型舰艇,但美国造船业产能仅占全球1%,与中国45%的份额形成悬殊对比。海军少将迈克·斯图德曼直言,这种脱节暴露出“对中国的战争能力视而不见”。

更多人质疑全球战略的合理性:“北约要东扩,中东要维稳,亚洲要威慑——美国真当自己是三头六臂的哪咤?”亦有观察者指出:“从阿富汗撤军的混乱到红海护航的疲于奔命,美国既缺乏战略定力,又沉迷于四处树敌。”

更值得玩味的是,北约秘书长吕特虽宣称“美国仍是印太主导者”,然而,如今五角大楼面临的作战问题无疑给这种所谓的 “主导权” 蒙上了一层阴影。欧洲盟友对亚洲事务的参与度持续走低,凸显美国“单极霸权”的孤立化趋势。

亚洲发生冲突时美军面临作战?军事资源捉襟见肘如何应对?

如今连智库兵推都显示,在台海冲突中,美军精确制导弹药可能在一周内耗尽。这种衰落早有伏笔:1991年海湾战争时,美国制造业占GDP的16%,如今仅剩11%,而军工复合体却沉迷于天价订单——F-35项目超1.7万亿美元的终身成本,足以重建整个太平洋舰队。

技术伦理学者指出,美国若想维持全球影响力,必须正视“战略收缩”的必要性。当航母变成‘移动靶标’,当导弹依赖中国零件,美国的霸权逻辑该醒醒了。或许,五角大楼最该投资的不是新武器,而是与竞争对手共存的智慧。

网站来源于网络。发布者:中青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xjz.org.cn/4115.html

(0)
中青网的头像中青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9日 下午1:52
下一篇 2025年4月9日 下午1:5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