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宣布:这一业务停止

近日,招商银行发布通告称,为提供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该行将于2025年4月9日起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

此前,已有多家银行停止无卡存取款业务。银行曾经为了便利化推出的无卡存取款服务,为何纷纷“踩下刹车”?

多位专家认为,这一调整主要是出于资金安全的考量,核心是平衡安全性和便捷性。未来,金融科技的发展可能会催生更安全的无卡化方案,但在现阶段来看,持卡交易仍是主流,用户可以转向手机银行、数字支付等替代渠道。

无卡存取款业务“踩刹车”

近年来,移动支付逐渐普及,银行卡和现金使用频率大大降低。

“我出门一般只带手机,确实很少会随身携带银行卡。”招商银行深圳分行大厅内正在办理业务的周先生说。

记者在实地走访多家银行网点中发现,少数银行ATM机尚可支持无卡扫码存款服务,但有一定限制。

例如,招商银行用户可以通过掌上生活或招商银行App扫描ATM机上的二维码办理,不过对存、取款次数均有10次的次数限制,存款单笔限额1万元,日累计限额为3万元,取款次数单日限额为2万元。

多家银行宣布:这一业务停止

图片来源:记者通过招商银行App扫码后的画面

工商银行网点的ATM机支持手机银行扫描二维码取现,但是有5000元的取款限额。

招商银行深圳分行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过几天扫码存款业务就要取消了,以后来银行办业务一定要带银行卡。如果实在没有带卡,也可以取号找人工办理。”

不过,记者发现,招商银行的ATM机除了扫码存款功能外,还有刷脸取款和手机Pay取款等功能,支持无卡取款。上述工作人员对此解释称:“此类技术相较于二维码会更安全一些。”

自2022年起,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国有大行就已停止ATM机二维码存款功能。去年5月,交通银行停止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款功能中的预约取款服务,农业银行也暂停掌银无卡取款功能,后续多家股份行和头部城商行也开始跟进。

2024年,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将于2024年6月7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ATM无卡取现”功能,现金机具(包括现金智能柜、ATM等)也将不再支持本功能。同月,兴业银行也发布公告称,自2024年7月10日起停止手机银行中的ATM扫码取款服务。

部分中小银行也在相继跟进,例如上海农商银行从2024年11月21日起停止企业客户无卡存取款业务,栖霞农商银行、莱州农商银行则于2024年12月取消了自助设备的“预约取款”“无卡存款”等功能。

出于风险控制考量

银行收紧无卡业务或是出于“风险控制”。过去频频出现用虚假二维码盗刷银行卡等事件,也体现出无卡存取款虽然便捷,但是却不够安全。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业务的调整也与近年来对反洗钱加强监管有关,无卡存取款业务的身份验证机制相对薄弱,银行难以通过二维码准确识别用户身份,会增加反洗钱监控难度。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无卡存取款技术安全性低,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电信诈骗的“后门”,扫码登录虽然便捷,却潜藏着风险隐患。

“银行收紧无卡存取款业务,主要是为了更好防范风险,保障客户资产安全。”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无卡存取款业务的收缩,虽然对于习惯采用无卡存取款业务办理的客户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不便,但也有助于保障其资金财产安全。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建议,银行可以通过提供更安全的替代方案,来提升安全性,同时尽量减少对客户带来的不便。例如,多家银行上线了声纹密码存取款服务,还有掌静脉识别、虹膜认证等生物识别技术也正在研究当中。

在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安全是一切金融业务的根基。对此,王蓬博建议,各家银行都应该加大对技术安全的投入,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如加密技术、身份验证技术等,保障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此外,银行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向客户宣传数字化金融服务的安全使用知识,提高客户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近一年来已有超50家银行取消无卡存款相关业务

事实上,招商银行并非首家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的银行。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已经有超过50家银行机构宣布停止或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包括ATM扫码存款服务。

工商银行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现功能已于去年4月17日起暂停服务;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于2024年5月24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款功能中的预约取款服务;民生银行于2024年6月7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ATM无卡取现”功能;兴业银行自去年7月10日起停止手机银行中的ATM扫描取款服务。

除大型银行外,多家中小银行也在持续跟进。山东省内的栖霞农商银行、莱州农商银行等中小银行,自12月1日起陆续取消自助设备“预约取款”“扫描取款”“无卡存款”等功能。

“预计后期还可能有银行跟进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有业内专家分析认为,银行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是出于安全性、成本效率和业务优化等多方面的考量。虽然可能会给部分客户带来不便,但长远来看,这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从银行的角度看,此举也有助于其做好风险管理,并对降低运营成本有着积极作用。

来源:新华网财经、上海证券报、河南日报、大众日报

网站来源于网络。发布者:中青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xjz.org.cn/4204.html

(0)
中青网的头像中青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9日 下午2:40
下一篇 2025年4月9日 下午2:4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