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理工生创立的川渝面馆要上市,碧桂园参投,京东、麦当劳前高管坐镇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李馨婷

向来低调的遇见小面,正式向“中式面馆第一股”发起冲击。

4月15日,总部位于广州的中式面馆品牌遇见小面递表港交所,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在中式连锁面馆赛道内,遇见小面的市场份额与门店规模都不算拔尖。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就2024年总商品交易额而言,遇见小面为中国第四大中式面馆品牌,排在其前面的,分别是和府捞面、李先生牛肉面大王与老碗会。

截至2024年,品牌成立第10年时,遇见小面的门店数量才360家。2025年4月8日,遇见小面的第400家店刚刚在香港开业。

但从经营情况上看,遇见小面的发展算得上是厚积薄发。

近几年,遇见小面明显加快开店速度。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023年与2024年末,遇见小面的门店数量分别为170家、252家与360家。也就是说,遇见小面用了8年开出品牌的前170家店,但开出后190家门店,则只用了2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在2024年中国前十大中式面馆经营者中,遇见小面2022年至2024年的总商品交易额年复合增长率最高。

而遇见小面的背后,是一个由理工科生组成的创始团队,以及一众明星资本的托举。

3个理工生创立的川渝面馆要上市,碧桂园参投,京东、麦当劳前高管坐镇
图源:遇见小面微博

华工毕业生创业,明星资本加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就2024年总商品交易额而言,遇见小面为中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经营者。然而,以重庆小面为主打产品的遇见小面,却由三个理工科专业的80后创立于广州。

2014年,宋奇、苏旭翔与罗燕灵在广州体育东横街开设了遇见小面的首店。三人均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本科专业分别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其中,宋奇与罗燕灵本科毕业后前往香港科技大学深造,分别获得了机械工程硕士学位与电讯硕士学位。创立遇见小面以前,宋奇曾在百胜中国与麦当劳工作,负责餐厅的开发拓展与运营管理。

目前,宋奇为遇见小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主要负责监督业务发展及方向、规划及执行集团的整体战略。苏旭翔与罗燕灵均为遇见小面执行董事兼副总裁,苏旭翔负责营销、品牌推广及信息技术,罗燕灵则负责供应链、食品安全、菜品研发和制定运营标准。

除了高学历创始团队,遇见小面还有诸多明星资本与高管的加持。

2015年至2021年,遇见小面共计完成7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个人投资者顾东生、高德福,以及青骢资本、九毛九、弘毅投资与碧桂园创投等平台。在2021年6月收获B+轮融资前,遇见小面的估值达约20亿元。而在投资方中,九毛九为上市餐饮企业、高德福为水饺连锁品牌喜家德创始人,弘毅投资旗下的百福控股则投资了美奈小馆、大弗兰、福客麻辣烫等多个餐饮品牌。

截止2025年4月5日,由宋奇与苏旭翔联合持股的淮安市创韬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淮安创韬)共计持股遇见小面49.04%。遇见小面的员工激励平台淮安市遇见好人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淮安遇见好人)持股4.24%,宋奇担任淮安遇见好人的普通合伙人。宋奇、苏旭翔、淮安创韬与淮安遇见好人共同组成了遇见小面的控股股东。

弘毅投资、碧桂园创投、顾东生、九毛九、青骢资本与高德福,分别持股遇见小面的17.16%、9.06%、7.73%、6.50%、3.26%与3.01%。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4月起,百福控股执行董事王小龙开始担任遇见小面非执行董事。同一时期,京东集团前CEO徐雷、以及香港麦当劳前首席财务和技术官陈国彬,则加入遇见小面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

3个理工生创立的川渝面馆要上市,碧桂园参投,京东、麦当劳前高管坐镇
图源:遇见小面微博

开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平价面馆

较传统面馆实现了消费升级,且较为平价,是遇见小面的特点。

截至2024年末,遇见小面的360家门店中,有253家位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且门店主要位于当地的中央商务区、住宅区和交通枢纽。2022年至2024年间,根据市场变化,遇见小面还降低了菜品价格。2024年,遇见小面中国内地门店堂食顾客的人均消费已降至28元。

由于创始人曾在国际连锁快餐巨头工作,遇见小面以“高度标准化、高效体系化及先进数智化”的方式推进业务。招股书显示,遇见小面将所有餐厅、所有营运人员、所有菜品都链接在管理体系里。通过利用先进且自主研发为主的数字化系统,为这套管理体系建立强大的技术支持,减少运营过程中对个人经验及判断的依赖。

这造就了遇见小面较高的运营效率。

2022年至2024年,遇见小面收入分别为4.18亿元、8亿元与11.5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6.2%;翻台率分别为3.1、3.8及3.7,高于2024年中式快餐餐厅市场2.0至2.4的行业平均水平。同一时期,遇见小面净利润分别为-3597万元、4591.4万元与6070万元。

截至2024年,遇见小面直营店共279家。招股书显示,在中国内地开一家遇见小面直营店的前期开支一般在70万元~90万元之间。一家直营店的平均投资回收期约为15.2个月,一家新店通常能在开业两个月内首次实现收支平衡。

2019年开放特许经营模式以来,2022年、2023年与2024年,遇见小面特许经营门店总数分别为59家、69家与81家。除了在2023年上半年关闭了部分以合营模式经营的门店外,2022年、2023年与2024年,遇见小面特许经营门店的闭店数量分别为0、0与3家。

计划未来三年门店规模翻倍

成立11年,低调的遇见小面在门店规模方面与同行仍存在一定差距。

当前,市场份额在遇见小面之前的和府捞面与李先生牛肉面大王,门店数量分别为超过500家与超过1000家。而自2023年底以来,和府捞面与新式牛肉面品牌陈香贵还接连开放加盟,加速拓店抢占市场份额。

或许是嗅到了危机感,高速拓店成为了遇见小面的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遇见小面分别开设了43家、92家和120家门店。而在2025年、2026年与2027年,遇见小面则计划开设120家至150家、150家至180家与170家至200家门店。也就是说,未来三年遇见小面计划至少新开设440家店,即到2027年,遇见小面的门店规模将是目前的两倍。

3个理工生创立的川渝面馆要上市,碧桂园参投,京东、麦当劳前高管坐镇
遇见小面香港西九龙高铁站店

到低线市场开店、探索境外市场、加大特许经营模式力度,成为遇见小面高速拓店的三大方向。

当前,遇见小面在中国香港门店数量达到6家,并以开设100家门店为目标扩大在香港的市场份额。同时,遇见小面计划年内在新加坡开设一至两家新直营店。而在2024年3月时,继传统“单店特许经营”模式后,遇见小面开始拓展“区域特许经营”和“渠道特许经营”的模式,以招徕更有实力的特许经营商加速开店。

持续加速的开店动作需要大量资金,也让遇见小面流动负债净额持续上升。2022年,遇见小面流动负债净额为1.49亿元,2023年,该指标同比增加25.7%至1.87亿元,到了2024年,又同比增加29.7%至2.42亿元。2025年、2026年与2027年,遇见小面开新店的成本预计达到3.88亿元。

在此节点,倘若能上市获得资本加持,对遇见小面渗透市场将是很大的助力。

网站来源于网络。发布者:中青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xjz.org.cn/5534.html

(0)
中青网的头像中青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6日 下午5:38
下一篇 2025年4月16日 下午5:3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