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马新辉 通讯员 师佳佳 王萌
五一假期将至,不少市民计划出境旅游。郑州市疾控中心提醒,近期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登革热和疟疾疫情高发,出境游客需加强防范,避免蚊虫叮咬,降低感染风险。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感染后,患者可能出现突发高热、“三痛”(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三红症”(面、颈、胸部潮红)及皮疹等症状。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但少数可能发展为重症。目前,东南亚、南美洲等地疫情较为严重,我国部分地区也有输入性病例报告。
疟疾由疟原虫感染引起,通过按蚊叮咬传播。典型症状包括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严重时可导致贫血、肝脾肿大,甚至危及生命。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疟疾流行风险较高,游客需特别防范。
出境游健康提醒:
-
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计划前往非洲、东南亚、美洲等地区的游客,应提前关注旅游部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疫情提醒,了解登革热、疟疾等疾病的风险情况。
-
做好防蚊措施:
-
携带蚊帐、驱蚊剂等防蚊物品;
-
避免在黄昏、夜晚等蚊虫活跃时段外出;
-
户外活动时穿浅色长袖衣裤,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
-
选择有纱窗、空调的住宿环境,必要时使用蚊香或灭蚊喷雾。
-
-
归国后健康监测:
-
登革热潜伏期可达14天,若回国后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
-
疟疾症状可能延迟出现,如出现反复发冷、发热、出汗,应尽快就诊,避免延误治疗。
-
郑州市疾控中心强调,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关键,市民出境旅游时应提高防护意识,确保健康安全。
网站来源于网络。发布者:中青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xjz.org.cn/7014.html